8月16日,上海通用公布了凯迪拉克CTS的价格,该车预计在9月中旬上市。上海通用同时宣称:中国豪华车“B(B en z)B(BMW)C(C ad illac)”的市场格局已经初步形成。这里,上海通用将自己与奔驰、宝马划在了一个阵营里,却在这个阵营里没有提到奥迪。
早在今年6月份,在谈及凯迪拉克的竞争对手时,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陈虹就将奥迪(AUDI)排斥在豪华车市场之外:“从我们的眼光来看,中国能够进入到豪华车细分市场的,目前是三个品牌:奔驰、宝马和凯迪拉克。?
其实,在此之前宝马也不承认奥迪是其竞争对手,宝马集团销售部高级副总裁吕德.派森曾经非常果断地表示:“在世界任何一个地方,宝马只有一个竞争对手,那就是奔驰。”后来,吕德.派森又不得不改口称:宝马的竞争对手“在中国,是奥迪”,但同时强调,“在全球,只有奔驰”。心不甘情不愿的心态溢于言表。
奔驰对于谁是竞争对手的问题,则是从不表态。
不约而同地,三家谈到各自在中国高档车市场的竞争对手时,对于奥迪―――这个中国车坛豪华轿车的先行者,都在有意无意地回避。
实际上,奔驰、宝马、凯迪拉克的心里都明白,奥迪才是他们在中国市场的头号敌人,2003年奥迪在中国市场共销售6万余辆,要想占领中国的豪华轿车市场,惟有先打败奥迪。
之所以不提奥迪,原因无非是不愿过早地与奥迪发生短兵相接的白刃战。对于已经进入市场的宝马,和即将进入市场的奔驰和凯迪拉克来讲,目前的奥迪实在是太强大了。2004年1-6月奥迪品牌共销售27780辆,稳稳占据着中国豪华轿车市场的老大位置,而国产宝马1-6月仅销售4883辆,还不及奥迪的一个零头。如果此时承认奥迪是其竞争对手,就将直接面对产品、价格、服务的竞争,在这些方面,无论是宝马、奔驰还是凯迪拉克都不具备取胜的绝对把握。
首先,在产品品种上,奥迪在中国已经生产A6、A4两个系列共20余款车型;宝马目前仅有3系和5系共5、6个车型;奔驰和凯迪拉克即将投产的车型数量更不会超过宝马,其中凯迪拉克仅有C和D两个级别的车型。在产品的覆盖面和适应性上,奥迪显然占有绝对的优势。
其次,在技术水平上,奥迪拥有全铝车身、全轮驱动等多项领先技术,与宝马、奔驰、凯迪拉克相比,可谓各有千秋,谁也不敢说高出对方一等。
第三,在成本上,宝马、凯迪拉克以及即将在北京生产的奔驰,无一不是KD组装。按照新的汽车产业政策,进口这样的散件,要按照整车进口税率征收关税。与国产化程度较高的奥迪(尤其是A6)相比,成本上的劣势是显而易见的,一旦打起价格战,不论是宝马、奔驰、凯迪拉克都将苦不堪言。
第四,在产品形象的塑造上,奥迪已趋于成熟。虽然奥迪属于豪华车,但从奥迪100到现在的奥迪A6,奥迪一直是国家领导人和政府机关的工作用车,加之奥迪便利的维修体系和相对低廉的使用维护成本,奥迪在消费者的心中,更多的表现出内敛、严谨、不事张扬、可靠实用的良好形象。这样的产品形象甚至也影响到许多商业人士。而宝马、奔驰、凯迪拉克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还都属于豪车,甚至是奢侈车。开宝马、坐奔驰的不是大款就是腕儿级的明星,而开凯迪拉克的则属于暴富的新贵,反正都是有钱的主,张扬是他们留给人们的印象,这样的印象也累及他们所开的车。老百姓只是在婚庆典礼的时候租个几辆接接新娘,撑撑场面,平常只能远远地看着,而拥有它们则是想都不去想的。加上传媒对奔驰宝马的热炒,更是有意无意的让一些潜在客户对宝马、奔驰退避三舍。撞车撞人的交通事故,一旦沾上宝马奔驰,立刻就成为新闻。
五、遍布全国的奥迪4S店,更是宝马、奔驰、凯迪拉克所不及的。这些高标准的4S店,即使在汽车普及的欧美,也是毫不逊色的。而宝马、奔驰、凯迪拉克要想赶上,不花个三年五载的时间,下很大的功夫肯定不行,更何况现在市场不旺,建点的积极性也和当时的奥迪没法比,达到奥迪的4S店布点规模,需要的时间会更长。
倒是奥迪方面显得比较超脱。一汽大众的李武说:“奥迪在国际上有它公认的直接竞争对手和间接竞争对手。在中国,由于国情比较特殊,国产奥迪的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出现变化。?“我们认为,只要一种车型对自己的产品有竞争关系,就是我们的竞争对手,无论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我们尊重并理性地看待所有竞争对手,所以,我们不会夜郎自大地对实际存在的各种竞争视而不见,我们也相信消费者最终会做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
BBC也好,BBA也罢,豪华车阵营里有谁没谁,都是厂家根据自己的需要编出来的,是一种“给对手定位?的市场营销策略,其目的无非是挤掉对手、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
谁都说奥迪不是对手,但谁不想从奥迪身上咬下一口?
淘宝热门商品:
来源:
汽车信息评论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