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北京国际车展的莺歌燕舞依稀还在耳畔,车展后南北大众即联合发布统一降价的消息,正像是给那充满欢快的汽车交响曲一个休止符,轰隆隆而来的是全国各地媒体竟相评论,惯于煸情的撰稿人用上了“撕杀、血腥、残酷、崩塌”等等充满感观刺激的词句,车市在七月走向冰点。
在今天叩问,谁是中国车市华佗?当然是汽车的买方。细心思考,中国汽车市场远没有到达各路评论中所说的那么残酷,此次卷入全国所有汽车商大降价的行动,只不过是中国汽车市场经历漫长的高利润期,终于走向常规价格,一些汽车削薄了利润,一些汽车利润仍然不薄,经历过1929年大萧条,一次和二次石油危机的国际大汽车集团,遇到中国汽车市场这样的小午睡,只是在他们的掌握之中。
除了汽车工业发展的降价周期必然因素影响外,我们还能看到若干个因素影响了汽车价格,也就是众所周知的WTO、政府宏观调控以及公务车市场的萎缩等。此间,也可以看到汽车商之间的博弈,但是最终还是三大集团主导了汽车市场的价格权,挂载在这三大集团价格平台上的任何车价,均无不应声而落。由此,长期处于卖方市场的汽车市场,也转向换挡向买方市场挺进,这是一个战略性的转向,还有一些汽车商低估了买方的意志,纷纷发表声明保证多少年不降价,这时候托市的声音也多方雀起,误称国人买涨不买降。由于中国汽车的真实产量掩盖不住,一个有充足货源的市场,再也难得人为制造短缺效应,托市劳而无功,现在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买方和卖方博弈的高峰期。
在今天,试图依靠舆论来为汽车市场造市的想法已经有些低幼化,消费者并非从来都幼稚,只是在卖方市场一统天下的时候,消费者处于毫无还手的弱势,十足无奈罢了。中国消费者果真只认买涨?那么,希望重温旧梦的车商使劲涨价好了,涨就可以带来好运啊。博弈正在继续,双方都在暗中较劲,坊间猜测,车市的升温大约在冬季。
可以期望的是,在今年的冬季汽车市场回归正常化,在当前的博弈过程中,仍会有一些汽车降价,间或也有一些汽车涨价,如同股市盘整期间,飘绿飘红的都有,但是整体大盘下降的趋势不可阻挡。客观而言,显性的价格权操持在三大集团的手中,隐性的价格主导力量仍是汽车产能上升,成本下降,以及为数不少的新型汽车公司频频挑战,此间还有两个人物不能忽略,前者是吉利的李书福,他在推动“轿车普及运动”过程中,率先触动了汽车价格链,使工薪阶层已经够得着小轿车;后者是南京菲亚特孙勇,孙勇的理念是“让中国的普通老百姓提前享受世界级名车”。李书福至今还宣称自己是农民,造平民车是他的一个理想。难能可贵的是,作为合资公司南京菲亚特的副总裁孙勇的“让中国普通老百姓提前享受世界级名车”,并于今年春上掀起一场“惊雷行动”,启动菲亚特系列全线降价,已经与菲亚特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持平,他们两人无疑都是中国高位车价的掘坝人。
汽车市场的降温,实际上对买方卖方都是一件不那么糟糕的事情,买方的冷静有利于整个汽车市场加速进入正常化,给市场一个调整与完善的时间与机会,卖方则有机会调整内部结构,降低成本,提升管理,完善产业链,优化资源。现在大众、通用、福特等公司,均在整合资源的进行中。但是从目前看,暂时是无法分辩博弈双方谁输谁赢,或者双输双赢,要辩别中国汽车市场的是否正常化,其实还是要以世界汽车市场作为参照系,最简单和直接的方法,就是看你跨国公司的品牌价格是否与国际价格持平,这是第一步,第二步则应该略低于国际价格。从这个层面来看,谁先将汽车价格调下来,谁便能获得市场的一票,寄希望于市场的无序而从中获利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总体地客观来看,中国汽车市场与世界汽车发展史的趋势是相向的,过去则是反动。世界汽车发展史也是入门车率先降价,最先市场化,与广大民众一道将“改变世界的神奇的机器----汽车”推向现代文明的支柱产业。当今的中国汽车市场正处于这样一个转折期,面向大众的国产车如吉利、奇瑞、奥拓的价格已经探底了,合资的著名品牌神龙富康、南京菲亚特,也是达到了他们的国际基本价,尤其是南京菲亚特,它是主导生产家庭轿车的世界著名品牌,而中国目前正是处于轿车进入家庭的时代,大约在1988年,第一辆菲亚特轿进入中国家庭,成为第一辆私人轿车,经过漫长的十几年时间,菲亚特打造中国第一家轿世界品牌,成为国内性价比高,高档低价的紧凑型且不失母国意大利文艺复兴浪漫风情的轿车。
在今天,任何的主观论断,都不及消费者的冷静观察,一场几乎是迅雷不及掩耳的汽车降价运动,引出了全民诸多对中国汽车工业的思考,中国汽车市场将持续扩大是一个大趋势,据此判断,跨国公司仍然源源不断向中国注入巨额资本就是最好的明证,但是将来,优不胜劣不汰的市场奇观则会有所改变,此中还有一个考量,便是随着中国政府改变公务车政策,即公费支撑的一块市场不可避免地受到沉重打击,因此公费托市的因素会降至最低。基于这个判断,已经在中国获利非薄的大众、通用等公司,均在加速完善产品系列,前期竞相争上高档车的趋势会向中低档扭转。但是,谁能成为中国真正的主流车或曰国民车呢?这仍是要消费者说话。稍许可以预测的是,随着中国以自行车为主要交通工具时规划的城市堵车问题日重,泊车费用高昂以及世界石油价格只涨不降,紧凑型、小排量、两厢车会越来越受欢迎,除此之外,那就是汽车本身的科技含量与其性价比是否对应,它的外观是否符合中国人的审美特性,粗俗点说,是否有点小资情调。纵观各大公司的新旧品牌,均已有所关注,正如同从上世纪末过来的中国人,抛弃一色的蓝灰服装,朝着五彩缤纷的新生活一路走来,在代步工具方面,他们也会一样。
买卖双方博弈之后,将是汽车商同方的精彩大战,我们等着瞧。
淘宝热门商品:
来源:
汽车信息评论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