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车市消费的“冷”相对应的是厂商促销活动的“热”,黄金周前夕,一场轰轰烈烈的促销活动开幕了。新品上市、降价让利、买车送礼、回馈客户,汽车厂商纷纷使出自己的“锦囊妙计”。
然而业内人士分析,从目前的情况看,活动带来的效果并不会很大,厂商不太可能通过一次活动就抓住消费者。但“十一”活动又不能不搞,而且一定要比以往搞得更活、更新、更贴近消费者。因为车市已经进入了“持久战”的阶段,只有通过不间断的宣传,通过陆陆续续的活动,才能使产品的品牌形象渐入人心,获得良好的口碑。厂商如果在淡季注重培育消费,那么当旺季来临之时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9月10日,东风悦达起亚“起亚远舰”正式入市;9月12日,“五菱扬光”宣布上市;同日飞度两厢轿车下线;日产天籁轿车也将在本月底上市。
专家认为,当产品到了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重新认识,再次定位就会柳暗花明。但并不是所有的新品都能取得预期的效果,特别是在目前消费者非常冷静的时候,厂家的新品更是要“对症下药”,不能仅对原老车型做简单的改动就称之为“新款”投放。
另一方面在价格策略上更是要慎重。厂家如果带着侥幸的心理,先定个高价然后再频频下降,恐怕新品很快就会成为库存。也许,新品加上一个合理的价格,不仅能推动该新品的销售,还能因此而提高消费这对整个品牌的认同度,从而促进整个品牌系列的热销。
9月伊始,菲亚特的平均降幅达到6000元、一汽大众部分车型进行了价格调整;9月14日,奇瑞东方之子大幅“跳水”;9月15日,长城汽车部分产品让利5000元。
降价是推动销售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主动降低利润空间的确是抓住眼前客户的最有效的途径。但厂商在使用价格策略的时候要意识到,降价的目的在于让利于消费者,而不是给自己消化库存。只有想消费者所想,才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同。相对于一些厂家,一汽大众就是在畅销车型上做文章,对热点车型宝来、捷达进行促销让利。消费者在购买降价车型时,一定要注意,这些车是否有降价之名而无降价之实,以减少配置、提高配件价格等方式“堤内损失堤外补”。
间接降价,即通过赠送礼品、延长保修期等方式对汽车产品进行变相的降价以优惠消费者。近日,一些经销商就在“十一”来临之际推出了部分车型送保养、送装潢等优惠活动。
在市场竞争气氛浓烈的情况下,直接降价很容易引起市场价格的紊乱,一些过于频繁的降价行为还会导致恶性竞争的循环。
而采取一些间接的降价方式,不仅能起到让利消费者、激起消费热情的目的,还能避免直接降价的不良后果,即:该商品一旦全面降价以适应竞争需求后,再要提价就比较困难,因为消费者一般比较反感价格的上升,尤其是一会儿升一会儿降。而变相的降价方法,就可以绕开消费者的一些心理障碍,还可避免因频繁降价导致的持币观望心态。
淘宝热门商品:
来源:
汽车信息评论
0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