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换技术未果 中国民族汽车品牌被边缘化

   新加坡联合早报今日载文指出,20年前,长期闭关自守、缺乏长进的中国汽车开始走与国际知名品牌合资生产的新路。当时官方的构想是:用国内的市场换取国外的先进技术,让中国民族汽车业尽快赶上国际先进水平。

  20年后,中国终于培育出世界第三大汽车销售市场,全国整车制造企业也从10多家剧增到120多家,汽车业已成为拉动中国国民经济发展最重要的产业之一。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小客车)不仅没有走向世界,反而丢掉了国内的大部分市场。

  文章指出,合资道路没有换回汽车研发技术。中国三大汽车生产基地“一汽”(长春)、“东风”(湖北)和“上汽”(上海)都与大众、雪铁龙等跨国公司合资多年,但它们的自主研发能力至今仍不敢让人恭维。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一汽”生产的“红旗”牌小客车虽几经换代,却始终销路不畅,致使这个曾经是中国领导人坐骑的品牌如今沦为“乡镇企业家之车”。

  文章援引一汽一名高级管理人员的话说,自主研发车型不仅需要高额投入和优秀人才,还需要比较长时间的市场检验,“市场无情,自主研发新车一不小心就要亏损。哪个企业敢轻易冒险?”

  有业内人士痛心疾首地说,中国民族汽车正在进入“越依赖越没有能力,越没有能力越依赖”和“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话或许有些尖锐,但现实就是如此。如果连长期享有国家优惠政策的三大汽车集团都承担不起研发自主品牌的重任,像华晨金杯(沈阳)、吉利(浙江)、奇瑞(安徽)这些主要在低档车市中苦斗的“杂牌”企业,恐怕更难有大的作为。

  文章总结称,车市火爆了,企业盈利了,政府赚钱了,但中国民族汽车何时才能长大?这个问题不仅需要各方的共识,更需要行动。

0 评论:

发表评论

汽车信息评论 - Designed by Posicionamiento Web | Bloggerized by Gosu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