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身陷资金泥沼的日本三菱汽车公司公布了一个涉及资金达4500亿日元(约合40亿美元)的自救计划,力图挽大厦于将倾。“这项计划是让我们以汽车制造商身份生存下去的最后机会。”三菱汽车的CEO桥本圭一如是说。除了背水一战,三菱似乎已无退路。
危机四伏
大约一个月前,戴姆勒-克莱斯勒毫不留情的拒绝了继续向拯救三菱方案出资的提议(涉及资金为7000亿日元),这使经营状况持续低迷的三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财务困境。祸不单行,紧随其后的是三菱多名前任高管因企图隐瞒三菱扶桑卡车存在重大缺陷问题而被捕,三菱不得不召回17万辆三菱扶桑卡车并承认企图隐瞒真相的事实,三菱的品牌形象再受打击。
根据三菱日前公布的计划,三菱将削减20%以上的全职岗位,并关闭其在澳大利亚的一家发动机工厂和在日本的一家帕杰罗生产工厂。此外三菱还将发行普通股,将戴-克持有的37%的股权稀释到1/3以下,使三菱的控制权重新回到日本人的手中。三菱此次自救计划的资金主要来自三菱集团的三家公司、凤凰资本公司、摩根大通公司。而此前几天,三菱曾表示,将大幅调整该公司的海外事业,今后将把发展重心放在中国为主的亚洲市场,并希望加强与中国合资公司的合作。
与三菱在全球范围内四面楚歌之势相比,中国市场如今近乎成为其眼中的惟一亮点。
苦乐不均
在中国,与三菱关系密切的整车企业主要有三家,他们是北京吉普、长丰猎豹和东南汽车。由于三家企业与三菱的关系各不相同,因此面对三菱事件大家也表情各异。
北京吉普是北汽与戴-克的合作项目,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北京吉普一直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2002年6月,系于戴-克与三菱的特殊关系,三菱开始允许北京吉普从2003年开始生产三菱帕杰罗。同年11月,三菱汽车又进一步与北京吉普就生产三菱欧蓝德签订了许可协议。三菱的两款车型可以说帮了北京吉普的大忙,2003年,北京吉普在多年亏损之后开始盈利,销量同比增长158%,销售收入增长200%,今年,北京吉普的市场销量更是迅速增长,增幅同比达到了323%。
但是今后,北京吉普恐怕再难从三菱那里获益了。有业内人士分析:如果戴-克抛售三菱全部股票,三菱将不再考虑戴-克在北京吉普的利益,并有可能停止对北京吉普的技术与车型输出;即便戴-克不抛售股票,由于戴-克拒绝对三菱继续施予援手,三菱的控制权将重新回到日本人的手中,为此三菱肯定也不愿意继续为戴-克“做嫁衣裳”,北京吉普最终可能从三菱的合作体系中淡出。
三菱事件之于东南汽车则是喜忧参半。东南汽车是由福建汽车集团和台湾中华汽车公司各持股50%建立的合资企业,三菱汽车和三菱商事分别持有台湾中华19%和6%的股权,是台湾中华的大股东之一。三菱与东南的亲密度不仅在于三菱间接持有东南的股份,更重要的是,通过台湾中华,东南获得了三菱的多款车型和技术。去年12月15日,台湾中华的母公司裕隆集团执行长严凯泰和日本三菱汽车株式会社社长艾克罗特一起造访东南汽车,此后,关于三菱要直接获得东南股份的消息便不断传出,相对明确的说法是,三菱将通过直接购买东南汽车股份和增持台湾中华股份等途径,最终形成三大股东持股比为1∶1∶1的局面。
“现在三菱汽车身陷财务困境,估计短时间内不可能增持中华和东南的股份。”东南汽车台湾股东方面的一位人士表示。他向记者证实,在三菱的此次自救计划中,台湾中华出资了约30亿新台币(合100亿日元),参与三菱汽车4500亿日元的增资重建计划。他表示,通过此次合作,台湾中华和三菱双方将在“两岸事业经营体制”、“加大发展东南汽车”和“产品研发设计”三个层面上扩大合作。如此虽然东南此前想直接与三菱合资以获得三菱车标的梦想落空,但由于大股东台湾中华与三菱的关系进一步加深,东南在后续的新车型及技术支持方面也能捞到好处。
最大的受益者可能就是长丰猎豹。1996年,偏居湖南永州的军工企业长丰集团与包括三菱在内9家股东一起,发起设立了湖南长丰汽车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三菱在其中持有20%左右的股权,这也是三菱在中国惟一的一家合资整车生产企业。凭借与三菱合作生产“猎豹”越野车,长丰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抢到了国产轻型越野车市场的头把交椅。以至于2003年夏天,时任三菱社长的艾克罗特在参观完长丰在长沙新制造的基地后感叹:“长丰项目是迄今为止三菱在中国最好的甚至可能是惟一成功的汽车项目。”而三菱和长丰也都曾向媒体表示,三菱准备将其在长丰所占的股份增加到50%。有消息人士透露,就在戴-克宣布拒绝对三菱继续施予援手的前一天,曾有三菱公司人员赶到长沙与长丰高层秘密召开紧急会议,其对长丰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有业内消息,三菱此次在日本关闭帕杰罗生产工厂后,会将其生产线转移到中国,目的是以此作为出资,增持在长丰的股份。
好梦难圆?
三菱把海外突围的重心放在了以中国为核心的亚洲市场,其间因果关系应该不难理解。
一方面,中国汽车市场近年来的爆发式增长已吸引了全球各大汽车巨头趋之若鹜,另一方面,相对于在其他市场的失利,三菱在中国市场凭借三家关联企业和发动机项目产品赚了不少真金白银。
但三菱果真可以在中国市场突围成功吗?对此车评人钟师表示怀疑。
三菱最具优势的SUV车型目前在中国的发展势头并不乐观。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十几家主要的SUV厂家的产销量同比增幅仅为33.8%和33.9%。而其中一些去年的抢眼车型,如赛弗、富利卡等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增长。与去年整体增幅高200%的风头相比,今年的SUV市场显得黯淡无光。不仅如此,随着油价的持续上涨和国家强制标准《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的出台,SUV的市场发展前景堪忧。三菱想借SUV完成在中国的市场突围,功力有限。
另外,三菱的轿车业务板块的竞争优势也并不明显。钟师表示,轿车本来就是三菱的弱项,在日本,三菱的轿车品牌排在丰田、本田和日产之后,在美国市场销售业绩也很不理想,弱势的业务自然很难成为三菱的救命稻草。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在于,三菱如何去挽救其备受质疑的品牌形象。在日本国内,三菱就因为被发现隐瞒产品缺陷拒绝召回而使产品销量一落千丈。同样,三菱帕杰罗事件也给中国市场留下硬疮疤,三菱要想在中国市场突围,品牌信心重建至关重要。
淘宝热门商品:
来源:
汽车信息评论
0 评论:
发表评论